寄题清溪寺?在峡州,鬼谷子之故居?
苏轼 〔宋代〕
岁旦勉田邻
蒲寿宬 〔宋代〕
呈赵侍郎
连文凤 〔宋代〕
延秀阁和顾太湖韵
马湘兰 〔明代〕
孔明
陈杰 〔宋代〕
谢景英送郑景元篇末见属次韵
楼钥 〔宋代〕
阜城南门过御庄铺乃刘豫始生之地
程敏政 〔明代〕
白草和烟覆矮墙,一间茅屋野茫茫。居人不唾刘郎僣,犹把亭名号御庄。
读刘琨传
岳珂 〔宋代〕
初夏湖山
张埴 〔宋代〕
啄木儿
王哲 〔金朝〕
观浮世。为人贵。舍荣华、全神气。保养丹田绝滋味。
便将来、免不讳。自谙自讳。修取长生计。自誓自誓。
今朝说子细。且通边际。开灵慧。酒色财气一齐制。
做深根、永固蒂。怎生得、虎龙交位。如何令、姹婴同睡。
把尘劳事。俱捐弃。二道合和归本类。想玄玄、寻密秘。
别家山二绝
郑刚中 〔宋代〕
虞美人·碧波帘幕垂朱户
冯延巳 〔五代〕
论语六则
孔子及其弟子 〔先秦〕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拟玉水记方流诗
杨万里 〔宋代〕
从驾玉津园二首
曹勋 〔宋代〕
观王右军则帖二首 其二
陶益 〔明代〕
万丈云烟扫碧空,纵横挥剑截长虹。居然悟得真书法,果信笼鹅笔最工。
次韵高则诚雨中三首 其一
刘基 〔明代〕
短棹孤篷访昔游,冷风凄雨不胜愁。江湖满地蛟螭浪,粳稻连天鼠雀秋。
莫怪贾生偏善哭,从来杞国最多忧。绝怜窗外如圭月,只为离人照白头。
送王治书赴刑部尚书
丁复 〔元代〕
秋官高向霜台选,驿使远从天府催。周爵班行连九棘,晋公勋业在三槐。
晓凝曳履星光动,春逐持囊日影回。自是咎繇先德让,四郊时报凤凰来。
黄氏拂云堂
临川为家黄隐君,种竹绕堂青拂云。长竿每许分渔者,结实深期下凤群。
岁晚幽怀将雪对,风来清语足秋闻。寥寥千载吴夫子,讲道归来遣赠文。
秋霜阁
陈天麟 〔宋代〕
徐良弼 〔宋代〕
苏幕遮 杜鹃
丁澎 〔清代〕
杜鹃花,杜鹃鸟。鸟在花间,血泪和花叫。只说不如归去好。
赚得春归,花鸟都知道。
枕边频,枝上悄。一样名儿,何似双双闹。恨不将花团做鸟。
鸟歇花残,春去多时了。
望远行 别王仪曹阮亭
马度青门杨柳垂。此去倍堪思。旗亭炙酒唤红儿。
教唱衍波词。
鹦武客。旧裁诗。竹西歌吹休迟。东方割肉细君知。
芙蓉远黛照春瓷。回首红桥渡,沥酒对君时。
人月圆·山中书事
张可久 〔元代〕
戏答白稹
丁谓 〔宋代〕
夏萤
朱淑真 〔宋代〕
熠熠迎宵上,林间点点光。初疑星错落,浑讶火荧煌。
著雨藏花坞,随风入画堂。儿童竞追扑,照字集书囊。
送詹光夫之云南通海校官
丁鹤年 〔元代〕
儒冠跋涉敢辞劳,直以诗书化不毛。盛世用文兴礼乐,黉宫接武贡英髦。
密依坛杏登弦诵,独对山茶设醴醪。会见毓才功第一,归来宫锦赐新袍。
读郑氏义门传
每病汉民歌布粟,忍闻秦俗德耰锄。郑家九叶犹同爨,风俗如今古不如。
画梅 其二
瞿应绍 〔清代〕
江南镫市照花红,春酒梅花一笛风。此去应消驴背雪,看山一路到云中。
僧慧永写经室画梅二首 其一
欧大任 〔明代〕
西方一卷书,此中自玄觉。春在维摩室,天花半空落。